閱讀:101
金屬材料沖擊試驗機的日常維護和保養核心是 “定期檢查、清潔潤滑、精準校準",目的是確保設備性能穩定、延長使用壽命,并保證試驗數據的準確性。
一、每日維護:聚焦清潔與基礎檢查
每日試驗前后需完成以下操作,及時發現設備表面及基礎功能的異常。
外觀與區域清潔
用干凈抹布擦拭設備機身、擺錘、試樣支座等部件,清除表面的灰塵、油污及試樣碎屑,避免雜質堆積影響部件運動。
清理試驗臺及周圍區域,確保無障礙物阻擋設備操作或擺錘運動軌跡。
基礎功能檢查
檢查設備電源、數據線連接是否牢固,無松動或破損;若為氣動設備,需確認氣管無漏氣,氣壓值在正常范圍。
啟動設備控制系統,查看顯示屏、操作按鈕是否正常響應,數據采集系統有無報錯提示。
手動轉動擺錘(斷電狀態下),感受運動是否順暢,無卡頓或異響,確認擺錘復位功能正常。
二、每周維護:側重部件潤滑與關鍵部位檢查
每周需對設備易磨損、易卡頓的部件進行針對性維護,預防機械故障。
運動部件潤滑
對擺錘旋轉軸、試樣支座調節螺桿等運動部位,涂抹專用潤滑油(按設備說明書選擇型號),每次涂抹量以覆蓋部件表面薄層為宜,避免過量油污滴落。
潤滑后手動活動部件 2-3 次,確保潤滑油均勻分布,減少部件間的摩擦損耗。
關鍵部件狀態檢查
檢查擺錘沖擊刃是否有崩裂、磨損,若刃口出現缺口或鈍化,需及時更換或打磨修復,避免影響沖擊能量傳遞。
查看試樣支座的支撐面是否平整,有無變形或劃痕,若支座松動,需用扳手擰緊固定螺栓,保證試樣裝夾精度。
檢查設備防護門的開關是否靈活,門鎖扣是否牢固,確保防護功能有效,防止試驗時意外開啟。
三、每月 / 季度維護:核心是校準與深度檢查
周期較長的維護需結合校準和內部部件檢查,確保設備性能符合標準要求。
設備精度校準
按設備說明書或相關標準(如 GB/T 3808),使用標準沖擊塊對擺錘沖擊能量進行校準,確認能量示值誤差在允許范圍內(通?!?plusmn;1%),若偏差超標,需聯系專業人員調整。
校準試樣支座跨距,用卡尺測量支座間距,確保與設定值一致(如 40mm、70mm 等),偏差需控制在 ±0.1mm 以內。
若設備帶溫度控制功能(如低溫沖擊箱),需用標準溫度計校準箱內溫度,確保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的偏差≤±2℃。
內部部件與系統檢查
打開設備側蓋(斷電狀態下),檢查內部線路有無老化、虛接,接觸器、繼電器等電氣元件有無燒蝕痕跡,若發現問題及時更換。
檢查數據采集系統的傳感器(如角度傳感器、力傳感器),用標準信號源測試其靈敏度,確保數據采集準確,無漂移。
對設備冷卻系統(如低溫機的冷凝器)進行清潔,用壓縮空氣吹除散熱片上的灰塵,保證散熱效率,避免設備過熱。
四、長期維護:做好記錄與備件管理
建立維護檔案
每次維護后,詳細記錄維護日期、內容、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,例如 “2024.5.10,清潔擺錘軸并潤滑,更換磨損的支座墊片",便于追溯設備狀態。
備件儲備與更換
定期檢查易損件庫存,如沖擊刃、試樣支座墊片、潤滑油、保險絲等,確保關鍵備件充足,避免故障時無法及時更換。
按設備使用年限和說明書建議,定期更換老化部件,如密封圈、傳動皮帶等,通常此類部件的更換周期為 1-2 年。
五、維護禁忌
嚴禁用高壓水槍或腐蝕性清潔劑清洗設備,避免電氣元件損壞或金屬部件銹蝕。
潤滑時不得混用不同型號的潤滑油,防止潤滑油變質產生油泥,堵塞部件。
非專業人員不得拆卸設備內部核心部件(如傳感器、控制系統主板),校準或維修需聯系設備廠家或有資質的機構。